氢燃料汽车资讯-{下拉词

nihdff 2025-04-28 汽车 3 views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燃料汽车资讯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氢燃料汽车资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氢燃料汽车资讯-{下拉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氢发动机汽车的不同?
  2. 氢燃料电池会是汽车发展的终极能源吗?
  3. 挪威加氢站发生爆炸,氢燃料汽车真的安全吗?
  4. 奇瑞“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来了,氢动力为啥是个香饽饽?
  5. 押宝氢燃料电池汽车,海马能否实现逆袭?

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氢发动机汽车的不同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使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汽车,它将氢气作为能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从而驱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是一种使用氢发动机技术的汽车,它将氢气作为能源,通过燃烧产生动力,从而驱动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氢发动机汽车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使用的能源和驱动方式。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氢气作为能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从而驱动汽车;而氢发动机汽车使用氢气作为能源,通过燃烧产生动力,从而驱动汽车。

氢燃料电池会是汽车发展的终极能源吗?

氢气是二次能源,需要其他能量输入才能获得氢气,所以氢能不是能源。氢不过是能量的载体而已。而水,则是氢能释放过的物质。如果您认为水是能源就真是民科了。

同样是二次能源的电,比氢好用多了。但存在不容易存储的难题,比如电池,1公斤三元锂电池才存0.3度电。

可是氢气也不容易存储,需要庞大的体积和重量,所以氢气也不是好的能量存储介质。

作为存储能量的介质,第一是液体。汽油柴油煤油。

氢气注定是补充角色。连替补都做不了。

研究氢能,也就弄点补贴罢了。没有前景

氢能根本不能称做终极能源。

我们总以为氢能是在水中进行循环的,所以可以无穷无尽,并且不排放任何的污染物。但是从水中制氢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现在比较可行的方案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然后电解水制氢,能量来源是可再生能源,氢只是能量的载体而已。

我们先来谈谈氢燃料汽车。其实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厂家都正在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并且在日本德国国家已经有量产版本的氢燃料汽车出现。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氢气的提取、储运问题,我们来依序谈一谈以下问题。

首先是提取问题,目前我们的提取方式有化石燃料制取氢气、化工副产物中提取氢气、来自生物的甲醇甲烷制取氢气以及水的电解获取氢气。以上提取方式的前三种均通过带有碳排放的方式获得,所以属于污染范畴,那么我们即便得到氢气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最后一种获得方式是电解水,那么从表面来看,它的转化是不存在碳的排放,只是我国目前电能来源主要来自于火力发电,且运送过程存在大量损耗,实质上也是碳的排放,再加之我们的技术不到位,所以成本非常高昂。

储运问题更是难题,氢元素十分活跃,遇到明火或者静电可能发生爆炸,而氢能源的爆炸的威力也是十分巨大,所以从运输到储存都是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气体的可控性不比液体,如遇泄露也不易察觉,所以整个过程都存在巨大风险。

再说回问题,氢燃料电池是否是汽车能源的一种终极解决方案?即使从现在的现有科技来看,答案都是否定的。虽然氢燃料汽车不存在污染,但生产过程都存在污染,所以并非是非常好的能源,且每一次转换都会存在损耗,其实最终而言无论从消耗还是污染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核能汽车请了解一下,如可控性达到民用级别的话,个人认为优于氢能源。

题主这个提问的结论太武断了,对于说是新能源终极不太合适。氢能源虽说是比较好的绿色原料,燃烧后的产物没有污染,但是制备比较困难或说现在技术还不足,制备会产生较大的污染。

新能源我想最好还是太阳能,也就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共车行驶,再就是可小型化的核能源可降解能源了,当然这些还有非常多的技术需要攻克。

或者随着人工智能化的高度发展,充分利用放大自然能然,达到放大效应或充分利用,生产出亚自然效能永动机,或亚趋向能永动机。就像在我们的物理中是不能超过光速,但是宇宙中超过光速的膨胀和黑洞效应,都证明条件充许都可以达到,我们还要继续研究和发展。

不一定是,未来的交通工具应该不是单一能量来源。有可能是油车,电车,燃料电池车共存,也有可能发展出多燃料兼容燃料电池车。现在的,以高压氢气为主的燃料电池车不太可能成为主流。

挪威加氢站发生爆炸,氢燃料汽车真的安全吗?

个人觉得从目前的技术来看,氢燃料电池远比纯电动车更加靠谱。虽然我们也可以看到,不管是氢燃料电池还是纯电动车都事故频发,但我认为这不足以证明这些技术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从目前来看,充氢或者说充氢站的建设是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一大掣肘,这次爆炸也佐证了我的这个观点。实际上在车本身的安全上,目前车企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在本田的Clarity上,不仅气罐有着超强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装置实时监测,避免氢气泄露,为的就是保证安全。

但氢气的安全不仅仅是在车上,氢气是一种相当危险的气体,氢气爆炸极限是4.0%~75.6%(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所以包括运输、充氢站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防护。

为了安全让充氢站的建设成本也居高不下。中信证券的研报显示,建设一个充氢站的成本在1500万元左右,是充电站的三倍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成本是设备成本。

但从技术发展来看,这是必经之路。内燃机汽车发展了100多年,如今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很多自燃、爆炸的新闻。氢燃料电池汽车虽然发展的时间也不算短,但这几年才成为各大车企的重点,且没有普及开。我认为对于这些技术还要有一些包容之心。

氢是易燃易爆炸且易挥发的物质,很不安全的,分解提取氢也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虽然是0排放,但是缺点远远多于优点,感觉还是电能更靠普,只要续行能达到燃油车的相当里程就会迅速普及的,估计最终还会是电能胜出的。

奇瑞“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来了,氢动力为啥是个香饽饽?

只是觉得香而已,实际上,氢燃料在车上是行不通的。用实锤数据来打脸

能量密度是决定性的。然后是成本,最后是环保

100公斤电池20度电跑100公里

100公斤天然气罐装15方气跑150-200公里。

100公斤氢气罐装5公斤氢压力700个大气压(丰田技术)国内2.5公斤氢,跑200-300公里

100公斤汽油(油箱重量几公斤忽略),跑2000公里

100公斤甲醇跑1000公里。

打脸不?氢气在汽车上根本不可行。不要忽略了气瓶自重太大了。

我是老张,掌握甲醇汽车核心技术。未来,只有甲醇才是替代汽柴油,且是唯一。

押宝氢燃料电池汽车,海马能否实现逆袭?

押宝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点错了「科技树」

近十年是新能源汽车从起步到成熟的阶段,但仅限于电驱技术;目前渗透率最高的是挪威,电动汽车占比接近八成,起步最早也最为重视与专注的是中国汽车行业,虽然渗透率只是接近15%,然而这是在汽车保有量接近3亿台的前提下实现的成绩,可以说是全球标杆了。

那么氢燃料电池汽车如何呢?

不论是最先开启这种技术研发的日本、韩国或德国,还是后期将其作为试探研发方向的国内,这种车型的市占率都可以低到忽略不计;可以说保有量最高的国家或地区的标准也只是勉强突破五位数,大部分都停留在四位数的阶段中而举步维艰。由此可见氢燃料电池车是没有前景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但可以先看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哪些车企热衷于氢燃料电池车?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目前汽车已经进入电驱加速淘汰内燃机的阶段中,自主品牌的崛起和投入三电技术更早有必然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先发优势”(先发制人);在燃油车时代的欧美日韩车企正是有了先发优势,国产汽车用了几十年才实现赶超,然而形成的品牌认知的扭转还需要更长时间。所以想要快速反超只能“弯道超车”,这就是前期把电驱技术定位战略研发方向的因素之一;其次则是基于常规能源储能而必然的能源变革的需求,总而言之电能是要用于替代燃油和天然气的。

但是在燃油车时代已经确立领先地位的合资车企似乎仍旧沉迷于这种落后的技术,现在看来就像是曾经的清王朝认为“大马金刀”才是真理一样愚蠢;所以在国产汽车致力于三电技术研发的阶段中,这些老牌车企表现出的不屑,而且非得和你研究不一样的技术才能显得“更先进”,这其中就包括氢燃料电池技术。

重心放在氢能上的车企包括:

  1. 丰田
  2. 本田(已宣布停止研发)
  3. 日产(已宣布停止研发)
  4. 现代
  5. 戴姆勒等

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点?

其共同点就是这些车企在电动汽车、插电混动、增程电动这三个方面都没有什么成绩,而且这些品牌的车辆里除了戴姆勒的一些高端车辆以外,剩下的在燃油车阵营中也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所谓的研发型企业很多都是“世纪荒言”,其曾经的热销大多是基于达到低端快销车;说白了就是技术研发基础本就不是非常完善,技术研发方向的确认能力也比较差,战略眼光不是那么的高明。

其次还有长城汽车、海马汽车等自主品牌,是不是都在新能源汽车阵营中起步比较晚,市占率也都比较低呢?事实就是这样。在电驱阵营没有竞争力的时候,总会对其他技术比较感兴趣,不论是作为噱头还是真正的去研发。


氢燃料电池技术能逆袭电动汽车吗?

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三个问题解决不了。

  • 制氢成本
  • 造车成本
  • 有何意义

制氢的基础主要是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都是不可再生、存在排放的常规能源,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正是为了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所以这种方式可以淘汰了;剩下的制氢方式无非是电解水制氢,但制氢过程中存在超70%的损耗,氢在氢燃料电池中发电的损耗还能超过70%,用电制氢、用氢发电的整个过程的“效率”是负数,如此之大的损耗决定了没有意义;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制氢方式成本很高,工业生产用电的成本是多少,相信都是了解的吧。

造成成本的问题在于氢燃料电池成本太高,因为电池中要使用大量的PT,这是种价值与黄金相当的金属;其次氢燃料电池只是用于发电、不能直驱电机,车辆还需要动力电池组、电机和电控,也就是在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氢燃料电池即可,这样的车制造出来得多少钱呢?

性能很平庸、续航很一般的氢燃料电池(增程式)电动汽车,价格也要四五十万,选择它图个什么呢。

制造成本高、用车成本高、并不清洁,这三个因素决定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没有市场,而且这种技术只是个增程发电的技术,而内燃机增程技术在前提多种交通工具中的应用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这算什么新鲜技术吗?

重点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密度和成本都在不断地突破,物美价廉、续航足够长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所有增程技术都会随之而被淘汰;也就是说氢燃料技术的周期本就很短,即便努力投入研发、十年后能看到成果,但十年后的电动代步车的续航都能破千,或者已经实现无线充电道路,增程还有意义吗?所以将研发重心放在增程技术上,这着实是点错了科技树。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氢燃料汽车资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氢燃料汽车资讯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bitstudiosnewyork.com/54701.html

相关文章

搜索汽车资讯的app(汽车资讯的软件)

汽车资讯网站app栏目有哪些 在汽车资讯网站(以汽车之家为例)的app中,主要栏目包括:首页:展示了最新的汽车新闻、热门车型和行业...

汽车 2025-04-26 阅读3 评论0

2018最新汽车资讯-{下拉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8最新汽车资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2018最新汽车资讯的...

汽车 2025-04-25 阅读6 评论0